品牌活动
艺术进校园|孩子,你好哇,来玩泥巴吧
发布时间:2018/11/12 10:44:24

一群人,告诉你大美艺术,源自生活;有一堂课,带领你了解艺术,认识中国。非遗文化,百年流传,它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孩子们跟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步伐,用心感受着非遗文化之美。

中国文艺志愿者银川服务基地一直以来,不断地与艺术家、非物质文化传承者、手工达人合作,为艺术爱好者献上近百场的艺术课堂。今天,银川韩美林艺术馆社会大课堂走进银川市西夏区第十八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一堂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艺术课程。小娃娃,软泥巴,趣学堂,大智慧。在这里,泥土与知识的结合,人文素养与艺术能力的结合,更加凸显现代艺术教育的独特魅力。

说起泥巴这个词,大家定会想到童年,与小伙伴们蹲在田野里,用水和泥巴,能玩一整天。但童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我们开始了求学之路,慢慢的,疏远了这些大自然里的伙伴。微风拂过,满地金黄的叶子,翩翩起舞,让秋天的美聚集在校园里。当孩子们听到了“叮叮叮”的铃声,急急忙忙的跑到教室里,被眼前教室里的景象吸引住了。

黑板上写着几个大字“美林艺术进校园”,有小孩问我们:“老师,美林艺术馆是贺兰山上的那个韩美林艺术馆吗,那么远的艺术馆,竟然走进了学校,好有趣!”说完,孩子们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等开课!桌上的泥土,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孩子们小声说到:“竟然将室外的泥巴放在了教室里”,那高兴劲儿甭提了。

一上课,银川韩美林艺术馆的杨慧超老师先为大家讲述了韩美林先生的艺术成就,并且重点讲述韩美林先生是怎么把一块普通的泥土变成一件精湛的紫砂壶。一把草值钱在智,两块泥千金靠巧。泥巴里会出奇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韩美林先生就参与了紫砂和钧瓷的创制。他将泥巴变成艺术,是出于对艺术的执着,其心拳拳,精益求精。孩子们张开了小嘴巴,惊呼这么多的艺术作品竟然是一个人做的,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书法、绘画、雕塑、钧瓷、紫砂、设计····真是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那些作品真的都好漂亮啊!

分享完韩美林先生的艺术作品后,银川韩美林艺术馆邀请到谈家泥塑第三代传承人谈泉宏老师,教孩子们到底怎么把一块普通的泥巴捏出一件艺术作品来。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一种雕塑工艺品。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2006年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谈泉宏老师选择了两个鲜明的形象作为授课内容,首选是韩美林先生的熊猫,小熊猫憨态可掬,天真可爱,当孩子们看到熊猫作品后,倍感温暖,立马就上手!第二个则是极具民间特色的泥人,造型古拙、夸张,多半眯着小眼睛,咧开大嘴,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牙齿清晰可见,发型夸张,神态各异,一副笑眯眯的憨态。

泥土是厚重的,这些泥人是中国农村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再现了黄土地上快要消失的民俗风情。老师为学生们演示了精湛的技艺,耐心地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现场讲授、技艺展示和互动教学让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与民间艺术家的合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使孩子们通过参与互动体验等方式,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艺术馆旨在重点引导学生认知、热爱、传习中华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让孩子了解中国、尤其是宁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使之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供稿)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