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当他的写作上了一个台阶,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作品,阿舍的长篇散文《造园记》当属此类型。它跟阿舍过去的作品不一样,更加宽阔、雍容,也从容,字里行间弥漫出某种博大和高贵的氛围。所以我在想,阿舍很快应该写出一个大作品。当我拿到《阿娜河畔》,看完了,我心想,真是快,有些猝不及防。
《阿娜河畔》的确是一部惊艳之作,是一部宽阔的、从容的大地之书。在宁夏、在整个西北,目前写这个题材的作家非常少。尤其是长篇小说,跟这片土地相匹配的大作品不多,短篇小说有,也写得非常漂亮,里面包含着一种天人合一的东西。但是能够辽阔、绵长地对人与山河大地的关系进行呈现的作品,还是少之又少,《阿娜河畔》能够对得起这样一片辽阔的热土。这种辽阔体现在,《阿娜河畔》不仅仅在书写大地上的事,写了一群农场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还有,作为一个写作者,阿舍的这口气特别的绵长。阅读这本书时,最初我也有焦虑,怕《阿娜河畔》写到最后会草草收尾。事实是,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整部作品的节奏和密度一直保持下来,阿舍的那口气没松懈。
不仅整体上气韵绵长,细部与细节上落实得也很充分。成信秀和许寅然两人的爱情,我非常认真地重读过,发现作为一个插叙部分,或者是倒叙的一部分,在整个小说展开的过程中处理得非常充分。这就是一个好作家的表现,看起来不经意处,整体的大的问题能解决得了,小的细部的问题也能解决得好。
整部小说的阅读过程像大地一样缓缓展开,在一定意义上它的确是一部大地之书,像大西北这片辽阔的土地。
《阿娜河畔》是一部历史之书。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一直写到新世纪初,半个世纪的浩荡时光。阿舍过去的写作可能很少如此大跨度地处理此类题材。一个作家如果对自身的童年经验进行大规模处理,且把童年经验放置在父辈的经验之下,作为承前启后的一部分来处理,我认为我们有理由相信作家要干一件大事。《阿娜河畔》对这段历史的梳理,尤其是把历史置于个人的生命经验之中,这种处理方式特别好。
中国从来不缺大历史,但不是所有大历史进入文学都是有效的,只有大历史跟我们个体命运相结合,成为个人经验的一部分,才成为文学意义上的有效的历史书写。
只有当这宏大像盐溶于水一样,溶于一个个个体的命运里,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历史才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段历史才算是把我们每个人都卷进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阿娜河畔》里明家和石家,两家人的生活就呈现出了整个大历史。每个人跟背后的历史事件、跟农场生活、跟边疆建设之间都产生了巨大的张力。好的历史小说从来是这样,从个体出发,从细节出发,从生活出发,通过一个小切口见证一个大的时代和大的历史。所以我觉得《阿娜河畔》是一部历史之书。
《阿娜河畔》也是一部还乡之书。阿舍大学毕业后来到宁夏,之后再也没有回农场生活过,她其实已经远离了故乡。一个作家在这个时候,在开始回望写历史之书的时候,大概率写出的都会是一部还乡之书。所以在书中,我们才能看到作者小时候丰沛的农场生活经验。现在很多人可能难以想象那样一种生活,比如住地窝子。小说将那些艰苦的生活一一还原出来,带着深重的感情去还原,还原得如此之好:一个作家的能力就体现在这些一个个还原出来的历史现场中。
这部作品让我改变了过去的一个想法。很多年前,我对阿舍说过一句话,那会儿也年少轻狂,无知无畏,我说写小说有时候需要激烈一点、偏执一点,需要有一些冲突,甚至偶尔可以剑走偏锋。阿舍当时说她会努力,很多年过后,我发现她一点都没变。她没变是对的。现在她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写,因为内心足够强大,情感和精神上足够开阔,人生的阅历足够深厚,又能把从容与悲悯处理得像大地一样宽阔和包容,这个作品就成了。可见文无定法,《阿娜河畔》用一种老老实实、正面强攻的方式写,看起来很笨,但效果却非常感人。这不是一部浮泛的作品,它是用心、用情、用力写出来的。(作者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
书名:《阿娜河畔》
作者:阿舍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长篇小说《阿娜河畔》讲述了在新疆茂盛农场的建设中,以明双全一家为代表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历程。第一代人明双全、李秀琴等无私地为边疆建设事业和子女付出自己的一生,第二代人明中启和明千安两兄弟则在时代面前做出了坚守和开拓两种不同选择。在上山下乡的历史时期中,一批批知识青年来到边疆,为边疆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力量,他们也与原住民之间发生了千丝万缕的情感故事。
小说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写了边疆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变迁,以及边疆人民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可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后,展现了几代人在边疆的建设事业中为家国而奉献、为理想而奋斗、为生活而努力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