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阿来说,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如果不是一流的作品,它就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因为对读者来说,有那些一流的作品就够了。我知道《36个》肯定不是一流的作品,但是对于农民工及其子女命运、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原生态的描写上,《36个》似乎是一流的。
这本书的另一个典型意义在于,它是出自一个不屈的生命对于另一些不屈的生命的热烈礼赞而完成的作品;这是一本把自己对生命的关注和热情放进了文字里的书;这是一本可以忽略文字本身只关注生命本体的有热度的书;是值得阅读而且一读再读的书。
田晓慧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教书,她的学生大多数是移民过来的农民或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的孩子。他们住在城乡结合部低矮的被废弃了的各种各样的房子里,父母的职业形形色色,极不稳定。如果他们回到老家去,就是留守儿童。现在,他们被父母接到了城市,却不能有良好的住宿和生活条件。他们只能随着父母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或者城乡结合的仡仡佬佬寻找自己的藏身之地。和普通的城市居民的孩子比,他们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也没有享受到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和启蒙教育,更不能被父母送进各种特长班去学习,他们到上学的年龄了,就被送到学校来,目的是识几个字,或者是找个去处,有人管着。而学校教育却常常把他们和城市的孩子放在一个起跑线上,一样地要求,一样地和其他学校比升学率,比入学率,比教学质量……
“36个”是一个隐喻符号,既是田晓慧所任班级孩子的总数,又是36个家庭,更是36个人生的命运轨迹。当然,从教三十余年,她所教过的孩子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但是,她说:这36个孩子是颠覆我教学理念和职业认知的孩子,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36个精灵。《36个》从采访到成文,可以说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面有着不同写法的尝试,也有着故事讲述的角度的设计,也有对内容的取舍和填充。相对而言,我却更喜欢她的那些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情感关照的章节。尤其是第十八章,这一章既有非虚构文学的非虚构性,又写得波澜起伏,给人强烈的阅读愉悦,又把几个孩子的心理描写得真实可感、惟妙惟肖。第二十三章也是值得推崇的,也许每个当教师的人都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这个大教育改革当中的剧中人呢?
(来源:银川日报 2022年4月14日 版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