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编
发布时间:2024/6/6 9:58:41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立足新起点、担负新使命


推进新征程文艺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


座谈会发言摘编


       编者按:5月3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承办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点击查看),会议主题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立足新起点、担负新使命,推进新征程文艺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会上中国评协主席夏潮致辞。中国评协第一届主席仲呈祥,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评协副主席王一川,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丁国旗,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秋梅,山西省评协主席杜学文先后作专家发言。中国评协顾问、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作了书面发言。大家围绕主题,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会和心得,反映了文艺评论界对新征程新使命的清醒认识和历史主动,表达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携手向未来建功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的精气神和意志力,收到良好社会反响。《中国艺术报》于5月31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座谈会新闻报道,现继续以摘编形式推出会议成果,以飨广大读者。


向着新征程出发


夏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中国评协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年前的今天,中国评协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协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我国文艺评论工作者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十年来,中国评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国文联党组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紧紧围绕“做人的工作”与“引导文艺创作”核心任务,牢牢把握文艺评论方向盘,团结引领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积极履行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职能,在理论建设、价值引领、人才培养、行业评价、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协会的吸引力、向心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呈现积极、正面、坚定、稳重、理性的正大气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


       我们要心系大局大势,努力增强投身文艺评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我们要深刻明确自己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责任,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担负起这一新的文化使命。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鲜明的价值导向、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反映当代中国精神、弘扬人间正道、体现人类共同价值,构建文艺评论的正大格局和宏阔气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文艺评论力量。


       我们要提高能力素养,切实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力、影响力。专业性决定权威性,权威性决定引导力、影响力。文艺评论工作者要在专业化上下功夫。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学术素养、艺术修养和专业水平,厚植理论根基,加强思辨能力,深入艺术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富有艺术底色、思想内涵、美学特色的客观理性的评论,说真话、讲道理,以理立论、以理服人。要加强文艺评论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努力推进文艺评论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发挥协会各专委会作用,用专业权威的评论,切实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加强行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文艺评论家不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和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文艺评论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做真善美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践行者、时代风尚的引领者。我们要努力发挥协会在文艺评论界行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文艺评论工作者关注文艺前沿、介入文艺创作、走进文艺现场,推进转作风、改文风、树新风,摒弃诘屈聱牙、晦涩难懂的文风,杜绝喧嚣浮躁、人云亦云、抬轿子、吹喇叭的歪风,抵制“红包评论”“圈子评论”等不良现象,开展言之有物、深入浅出、文质兼美的评论,努力涵养山清水秀的文艺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评论生态。


       我们要强化服务意识,将评协建成文艺评论工作者温馨和谐之家。服务是群团组织的生命线。中国评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广泛团结各艺术门类不同背景、不同出身、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为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施展才华提供更多帮助,为文艺评论“两新”的职业提升和作用发挥提供更多服务,努力将协会建成一个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的评论工作者之家。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和更加积极的心态,为协会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努力,为推进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明宗旨 守定力 讲真话


仲呈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主席


       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评协组织全国的文艺评论工作者,认真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艺评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时代中国化民族化作出了切实的重要贡献。协会的成立就是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运的产物。十年前,在中国评协成立大会上,我有幸被推选为首届主席,实践令我深切地认识到文艺评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目睹协会十年来发展壮大,不胜欣喜,概而言之,感触有三。


       一是要继续抱定宗旨。这宗旨便是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艺评论重要指示的理论指南和行动准则,不折不扣地履行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职能。要切切实实导好向,鸣好锣,开好道,浇好香花,繁荣创作。这说到易,真正做到难。这要求我们每一位文艺评论工作者都要像毛泽东同志号召的那样“学点哲学”“学点历史”“读点鲁迅”,都要真信真学、学好弄通、用好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真正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养、素养和修养。


       二是要继续坚守定力。真正的抱定宗旨,必须坚守定力。这定力便是源自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坚守,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洞若观火、百炼成钢,是决不随风偏倒、人云亦云的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谆谆告诫我们,在风云变幻时尤须保持定力。对于每一位文艺评论工作者说来,坚守理论定力,尤为重要。你要评论一部作品、一种思潮,自己都无定力和定见,趋时附势,今日说东,明日说西,你叫别人信什么?你怎么能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你又怎么能普及美育、引领风尚?鲁迅先生说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定力缺失,便勿论好坏。只有“操马克思主义枪法”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才能保持定力,科学评论。


       三是要继续讲真话,诉真情,求真理,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文艺评论工作者要以巴金老人为光辉榜样。协会成立之初,已届百岁的老前辈马识途先生闻听我被推选为首届主席,差人转来他亲笔用苍劲有力的隶书撰写的郑板桥对联“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赠我,意在嘱咐我们文艺评论要旗帜鲜明,褒贬适度,万万不可一味吹捧。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分析作品,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要坚持以开放的眼光学习借鉴西方文艺理论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用东西为我所用,切忌东施效颦,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要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而不要舍此而另提什么已为实践证明是不科学的口号去抢占理论山头……须知,理论思维上的失之毫厘,会导致创作实践中的谬以千里呀!此种教训,殷鉴不远!


       总而言之,我的体会是:文艺评论要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像,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


壮气奋烈的少年气象


王一川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我清楚地记得中国评协成立大会时的隆重和兴奋,记得上级领导对这个新协会的希望和托付,还有老中青三代文艺评论者同堂欢聚的情景。胡经之先生、谢冕先生、童庆炳先生等老一辈文艺理论评论家,给我们树立先导和示范,激励和鞭策我们奋力向前。这些,我永远铭记在心。在回顾中国评协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里,我的感慨很多。


       首先,有感于文艺评论受到国家和社会空前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高度重视文艺评论,特别是一迈进新时代,全国性文艺评论组织更是水到渠成和声势可观地成立。以全国性有组织的文艺评论新姿态开展文艺评论,突出地表明中国文艺繁荣发展已经到了离不开这支全国性规模的集体擂鼓助威作用了。同前辈评论者相比,我们是更加幸运的一代,可以有组织地在前辈示范下多学习、勤实践,并且同其他同仁一道在相互切磋中提高。


       我还感觉到,文艺评论的任务或使命也同时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对文艺评论的作用有过论述,直到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前所未有地规定了“文艺评论”的更高和更全面的多项使命,这里同时强调了文艺评论的四项任务: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这应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文艺评论的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和重托付,为做好当前文艺评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同时,文艺评论面临的困难或挑战也前所未有。今天,网民自主撰写的文艺评论,无论在数量还是影响力方面都空前强势。同时,不仅网络文艺创作已经直接成为戏剧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改编的“知识产权”来源,而且网络舆论场也成为几乎所有文艺门类在创作、营销和评论等方面都需要参照的重要运算依据。也就是说,一部文艺作品在从创作缘起到以成品方式通向观众的路途上,往往首先面临网络舆论场的强力中介,这种中介既可能是强力推介也可能是强力阻遏,甚至是歪曲或抹黑。这更需要引起文艺评论行业的重点关切。


       文艺评论的机遇也前所未有。文艺在新时代承担“时代前进的号角”“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等新使命,这个时代需要“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需要“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以及“文化杰作”,这些新使命都给予文艺评论以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文艺评论需要在对于当代文艺现象的美学评判运动中履行自身的使命,并在履行使命过程中不断更新和提升自身,包括逐步达成理论的完整性和体系化,进而推进中国文艺理论评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展望未来,年满十周岁的中国评协正以自身蓬勃昂扬的少年气象迈开新步伐,紧抓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作出新建树。我自己也愿意跟在这支身负“壮气”而奋发激烈的队伍里,在前辈示范和后辈督促下继续学习、做事和提高,为文艺评论事业发展再尽绵薄之力。


坚持批评精神 成就伟大作品


邓凯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十年前,中国评协像一个婴儿,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十年后,少年初长成,英姿勃发,健步如飞。十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评协的号召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满庭繁花,遍地英豪;中国评协的活动多姿多彩,亮点纷呈;《中国文艺评论》日渐权威,对文艺创作的激励作用越发彰显。广大文艺评论家已然成为文艺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文艺评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学批评无论作品创作还是队伍建设方面,都进入一个相对繁盛的时期。文学批评深度介入文学现场,密切关注文学新现象和重要文本,总结辨析新经验和新问题。一大批老中青三代文学评论家大力推举文学新人尤其是基层写作者,有效促进了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文艺批评时说,“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他一针见血的论述在今天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值得我们高度警醒。


       批评家别林斯基大力举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处女作《穷人》的故事至少说明几点: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现的;伟大的文学艺术家需要批评家慧眼识才并大力推举;批评家要对文学抱有极大的热忱和无私精神;批评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批评良知。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两者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彼此成就。今天,互联网的高度普及极大地改变了媒体传播格局,重构了文艺批评生态,对文艺作品的评价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提高优秀文艺作品的网上网下共识度,提高文艺批评的有效性和触达率,从而有力地引领和促进文艺创作健康发展,成为广大文艺评论家需要直面的课题。


       今天,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需要以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来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磅礴力量,共同面对风险挑战。文艺作品关乎灵魂工程,是精神食粮,作为“剜烂苹果”的文艺批评,应该承担人民群众精神食粮的安检工作,为中华民族源源不断提供健康优质的精神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文艺评论工作者要永葆对真理的向往,对崇高的敬畏,对伟大的虔诚;要秉持批判的勇气和质疑的精神,心怀温暖的情怀和热忱的信仰,坚守高贵的气质和批评的尊严;要永葆争论的勇气、反驳的激情、否定的果决,去求证令人信服的真,张扬令人感动的善,传递令人愉悦的美,做有信念的、真诚的、有敏锐感受力的评论家,去发现有潜质的作品,去磨砺优秀的作品,最终成就伟大的作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祝愿中国评协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聚合优秀的文艺评论人才,助推文艺创作,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再创新的辉煌。


美术评论的时代作为


丁国旗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党委书记、所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与我国文艺评论工作的繁荣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国评协成立于2014年5月30日,体现了中宣部、中国文联和相关部门对我国文艺评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十年来中国评协作为全国性文艺评论家组织,在全国文艺评论工作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与引领作用,其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全国文艺界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的就是特色的,特色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是指沿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道路,切实解决中国文艺实际问题,即“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不忘并汲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之根之魂之精神,使文艺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最有力载体和主力军,既传承文化又传播精神,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切实做到让文艺真正成为爱人民的、为人民的、写人民的、颂人民的,成为时代精神的书写者、传播者、引领者。让人民能够真心喜爱文艺,喜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国,对中国的发展充满着期待和信心,因中华民族的腾飞而自豪骄傲。让中华文艺文化成为凝聚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连接纽带,让人民亲如兄弟、爱如一家。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使命和目标。文艺评论在推动这一使命和目标的实现方面,必将且已经发挥重要作用。


       切实推动提高文艺精品创作,多反映基层百姓感情,多书写老百姓日常生活、成家立业、伦理关怀,多弘扬兄弟相亲、团结奋斗,以小题材反映大格局、大志向、大目标、大人生。唯有艺术家的呕心沥血之作,才能够成为“经世之作”,才能走出国门而为他国人民所欢迎、所接受,中国文艺才能成为世界文艺。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相互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才可能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要“让中国的成为世界的”。总之,文艺要做中西“交流互鉴”的信使,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将起到排头兵、传令官的作用。而“经世之作”的出现,需要文艺评论“真批评”加持、介入和推动。


       今天我们从事文艺文化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谈问题,更需要有思想和理念。一下扎进问题堆里去,诸事缠绕,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处理解决具体的琐碎的问题之中,就必然缺乏大视野、大格局,耗尽心力而事倍功半。当然,谈理想和主义,并不是不管问题,我们当然要谈问题,没有问题,一切便归于虚无。没有“主义”的问题,就相当于没有了航向的轮船,没有了奋斗目标的人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做好我们该做也必须做的事情,不违拗历史发展,而愿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一滴水,一棵草。有此心意并努力去做,当是包括广大文艺评论家在内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认真践行这一历史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共同见证中国评协十周年盛会,让我们以最近距离感受中国文艺评论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盛况。希望今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社科院其他相关研究所的文艺评论队伍,能够与中国评协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携手共进,不断为我国文艺评论事业的繁荣兴盛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推动新时代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硕果累累。


上下联动,同频共振


共赴文艺评论新征程


王秋梅

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也是中国评协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中国评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履行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职能,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取得许多有目共睹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更是对全国基层评协开展文艺评论工作形成有效引领。十年来,福建省文联主动对接中国评协各项工作,同时立足福建文艺评论工作实际,在思想引领、阵地建设、人才培养、专题评论等方面与中国评协上下联动,形成同频共振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是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文艺评论界落地生根。中国评协在这个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推出了包括座谈会、主题论坛、主题征稿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带动了全国文艺评论界的理论武装工作。福建省文联也非常重视加强对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思想引领,除了通过福建省评协组织全省文艺评论骨干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外,还通过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学术活动周等活动形式,带动文艺理论家批评家自觉把个人学术研究融入国家文化建设大局、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


       二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文艺评论阵地,壮大文艺评论队伍,通过“两个优势”提升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福建省评协成立于2018年,跟其它省份相比,起步算是比较晚的。但是在2021年,我们对照中国文联的机构设置,创办了《海峡文艺评论》刊物,设立了福建省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在文艺评论工作的平台建设上形成一家协会、一个中心和一本刊物的格局。在队伍建设方面,借鉴中国评协举办研修班、设立文艺评论基地等做法,我们也连续四年举办了福建省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并于2023年在厦门大学设立首个福建文艺评论基地,通过研修班和文艺评论基地整合文艺评论人才资源、推动人才梯队建设。


       三是深入时代现场,通过重点选题策划开展专题文艺评论工作,与文艺创作同频共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评协在这方面的工作可谓精彩纷呈,既有好的机制保障,也有许多优秀案例可供我们借鉴。结合福建实际,福建省文联近年来也开展了一些专题评论工作,特别是在影视评论领域效果明显。比如在电视剧《山海情》播出同时,我们组织推出文艺评论文章53篇,对电视剧热度升温起到很好助推作用。根据福建省委宣传部工作部署,今年福建省评协还实施了“福建文艺评论呈现力提升计划”,旨在通过选题策划和主题约稿,提升文艺评论工作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作用。


       以上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中国评协的指导和支持,许多做法和方法直接借鉴了中国评协开创出来的宝贵经验,也融入福建元素和地域特色。近年来,福建省文联坚持“一盘棋、一家人、一张网”工作思路,着眼系统引导、系统谋划、系统发力,积极履行联络协调职能,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推动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良性互动,促进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展望未来,让我们在中国评协的示范引领下,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向中国评协和兄弟省份文联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提升做好文艺评论工作的水平,共赴文艺评论新征程。


十年之翼


杜学文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我们在这里相聚,见证中国评协成立十周年,探讨中国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感到非常庄重、非常兴奋。对我们这些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人来说,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一份事业既是个人人生的选择,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翼。我们有幸亲历、参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其生也有幸,其业也无价。


       十年来,中国评协在中国文联党组、中国评协主席团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正确导向,不断创新方式,广泛联系各方,积极开展工作,推进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支导向正确、关注现实、结构合理、分布广泛的文艺评论队伍。大致来看,这几个方面的变化非常突出。


       一是在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增强自信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把握精髓、领会实质,通过扶持相关课题、深化学习研读,增强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事业心、自信心与自觉性,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二是全国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以各种类型的学会、研究会为主的组织构架转变为由各级党委与文联组织、领导,各文艺评论家协会牵头,各类文艺评论基地、专业委员会带动,各种社会研究与评论机构参与的多重组织构架,文艺评论工作向更为广泛的社会面延伸。


       三是在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评论体系、话语体系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聚焦重大学术课题,开展具有带动性意义的研究、评论活动,扶持与奖励了一批文艺评论与理论成果。


       四是在密切关注创作现实、开展积极引导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对重要创作现象、文化现象主动发声,推动创作坚持正确导向、不断创新手法、改进传播方式。协调各类媒体,主动设计话题,组织文艺评论家开展工作,文艺评论对创作现实的引导进一步活跃,主流声音得到了强化。


       五是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喜欢评论、重视评论、从事评论的人多了起来。遍布社会、各自为战的文艺评论实践者有了自己的组织,受到了关注、支持。特别是一系列培训、论坛、交流活动,厚植了文艺评论的土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基层、高校、网络等方面人才队伍的建设得到了加强。


       六是文艺评论阵地的建设发生了重要变化。以“一刊一网一号”为代表的阵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文艺评论》再度入选C刊,在转载方面具有高转载量、高转载率、高转载指数。中国文艺评论网与“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信息、密切跟踪现实、用户不断扩大。各地也新创建了一批理论评论阵地,为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评协二届五次理事会上,我深切地感到各地都在谋工作、干事业,一个欣欣向荣、发展进步、扎实有效的工作新局面已然形成,势如潮涌。在中国评协的努力下,推动了全国文艺评论工作的繁荣,凝聚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团结了社会各界的人才,增强了大家做好工作、多做工作的信心。





















扫一扫关注微信